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晨晕

猜你喜欢

  • 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

    见六种新编条。

  • 鼻涕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涕。详该条。

  • 福济全珍

    丛书。包括四种医著,即清·庄一夔《遂生编》1卷,《福幼编》1卷;清·周鹤群《良方集要》1卷;清·李嘉祥《经验良方》1卷。

  • 带下黑候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黑带。详该条。

  • 正一丹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来复丹,见该条。

  • 支连

    出《药性论》。为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 脚踝骱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

  • 暑痰

    痰证之一。因暑热伤肺所致。《不居集》卷十七:“暑痰、暑热伤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时令之火,则金清而木有制;开郁结之痰,则神安而气自宁。”参见痰证条。

  • 舒氏伤寒集注

    书名。简称《伤寒集注》。10卷。清·舒诏编撰。刊于1750年。作者为喻嘉言再传弟子,于《伤寒论》注家中推崇喻氏《尚论篇》,但又认为“其间遗义尚多”,遂以此书为基础,“参考百家,征以症治”(见自序)予以

  • 足厥阴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厥阴者。《素问·刺疟篇》:“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厥阴。”治宜先用三黄石膏汤以祛暑邪,次用鳖甲牛膝汤等方。参见三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