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缠喉风。见该条。
综合性医书。4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91年。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多编成歌诀,论述较简略。选方颇多,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
见中国医籍考条。
见《本草蒙筌》。即小麦麸,详该条。
证名。见《慎斋遗书》卷九。多由邪袭少阳,肝胆湿热蕴结,或痰瘀阻滞所致。有外感、内伤之分。《杂症会心录》卷下:“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内伤者,不外气血两端,外感者,责在少阳一经而已。”治宜和解少阳,行气
见《分类草药性》。为天青地白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食积成痞而致发热者。《幼科指南》:“痞热者,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宜以消积清热为治。
见《云南中草药》。为地瓜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大茶药根之别名,详该条。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