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实痞

实痞

证名。指有邪有滞的痞症。多由湿浊内阻,寒滞脾胃,痰食内结,或肝气郁遏或外邪内恋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症见胃脘痞塞满闷,伴有呕逆大便秘结,甚则疼痛不能饮食。治宜调气机,祛湿痰,通腑气为主。如饮食寒凉伤胃痞满或疼痛者,可用大和中饮或和胃饮等方;寒滞脾胃而痞者,用厚朴温中汤等方;停痰而痞者,用二陈汤橘皮半夏汤等方;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用河间厚朴汤等方;肝气郁结而痞者,用枳实消痞丸等方。

猜你喜欢

  • 胃火呕吐

    证名。指饮食厚味,恼怒忧思,酿热化火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火呕吐之症,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胃火呕吐之治,胃火旺,家秘清胃汤合栀连平胃散、

  • 黑儿茶

    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 子水不利

    病证名。明·赵贞观《绛雪丹书》:“妊娠胸腹胀满,或遍身浮肿,小便艰涩,名曰子水不利。”参见妊娠肿胀条。

  • 草鞋带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见该条。

  • 表寒证

    证名。指由风寒侵袭肌表所致的表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表寒?伤寒初客太阳,头痛发热而恶寒者,名曰外感。”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而润等。治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

  • 阑尾三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红藤60克,金银花、川楝子各15克,皂角刺、桃仁各9克,炙穿山甲6克。水煎服,日一或二剂,分二或四次服,症状、体征减轻后改为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在急性炎症消失

  • 朱蘧(qú 瞿)庵

    【介绍】:见朱天璧条。

  • 更衣

    出《伤寒论》。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故更衣指排解大便。

  • 脾肾泄

    病名。又称脾肾泻。《医学从众录·泄泻》:“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一二次,名曰脾肾泄,……四神丸加味主之。大抵初泻与泻之未甚,宜利水,次补脾。久泻大泻,宜补肾,以胃关煎、八味丸之类为主,兼服补中益气汤,以

  • 大都

    ①经穴名。代号sP2。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荥(火)穴。位于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下缘赤白肉际处(《针灸集成》)。一说“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灵枢·本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底固有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