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

病名。又名子宫脱出阴脱、阴、瘣疾、子宫不收子肠不收。俗称吊茄子、癫葫芦。与阴挺阴痔等病相似。指妇女子宫下坠,甚至脱出阴道口外。多由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多产、难产、产时用力过度,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等,损伤胞络肾气,而使胞宫失于维系所致。症见子宫位置下垂,或脱出阴道口外,甚者连同阴道壁或膀胱直肠一并膨出。气虚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白,小腹空坠等症,宜补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肾虚者兼见头晕耳鸣,腰痠腿软等症,宜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鹿角胶升麻枳壳。若子宫脱垂因摩擦损伤或邪毒感染,而局部有红肿溃烂,黄水淋漓,阴门肿痛,小便赤数等症,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外用薰洗方:苦参蛇床子黄柏乌梅五倍子水煎,先薰后洗。针灸可刺维胞、子宫、三阴交等穴。

猜你喜欢

  • 舌疸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为九疸之一。因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症见身面发黄,渴而数便。参见黄疸有关条。

  • 三字经合编六种

    丛书名。张骥辑。刊于1933年。包括《医学三字经》、《春温三字诀》、《痢症三字诀》、《三字经汤方歌括》、《春温三字诀方歌》、《痢症三字诀歌括》,后三种系张骥增辑。

  • 铁针

    古针具名。指以熟铁制成的针具。《针灸聚英》“铁针……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啣则无毒。”

  • 金丝荷叶

    ①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虎耳草之别名。②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锡生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皮热

    指皮肤有发热感觉。多由阴虚或阳盛所致。《中藏经·寒热论》:“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热而热者,阳盛也。”若仅局部热痛,须防疮痈。《灵枢·上膈》:“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 腰痛

    证名。出《灵枢·经脉》。指腰部疼痛。腰为肾之外候,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故凡年高、病久,劳倦过度,情志所伤,房室不节而使脏气虚衰;或因感邪、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气血不畅等,皆可导致腰痛。《济生方·

  • 心主言

    言语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心神的主宰和控制。当心或心的外卫——心包络受热邪或其他病因刺激时,可出现谵语,狂言,言语謇涩,失语等症状,《难经·三十四难》:“心色赤,……其声言。”

  • 淡红喉风

    病名。系指患喉风而喉内肿起疼痛,其色淡红者。《喉科指掌》卷四:“此症肺脾感冒风邪而发,肿连小舌,喉塞不通,声音不清。”治宜疏风宣肺,消肿利咽。方用银翘散、六味汤、清咽利膈汤等加减。

  • 间歇运针法

    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 马黄七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