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见沈氏尊生书条。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证名。《幼幼集成》卷六:“凡痘疮后牙龈生疮,时时出血,谓之牙宣。呼吸息臭,谓之息露,此走马牙疳也。由热在阳明、少阳,宜内服洗心散,外用蚕脱散(蚕蜕纸、枯白矾、五倍子、人中白)敷之。
证名。指神情烦乱昏昧。《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
标本是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种主次的关系。①凡病因与症状,先病与后病,正气与邪气,病在内与病在外等,都有标本的关系。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以疾病的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
见《本经逢原》。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指辰时。详十二时条。
见督脊穴。
见溪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