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菍

地菍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

药材名称地菍

拼音Dì Rěn

别名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

来源野牡丹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根或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补血止血。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寞炎,肠炎,痢疾,肺脓疡,盆腔炎,子宫出血,贫血,白带,腰腿痛,风湿骨痛,外伤出血,蛇咬伤。

用法用量干根或全草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地菍

药材名称地菍

拼音Dì Rěn

别名山地菍(《生草药性备要》),地茄(《植物名实图考》),铺地锦(《岭南采药录》),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广西中兽医药植》),古柑、苦含(《闽南民间草药》),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泉州本草》),地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湖南药物志》),铺地稔(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落苏、红地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落地稔、地稔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福建中草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野牡丹科植物地菍全草。5~6月采收。

原形态披散或匍匐状亚灌木。技秃净或被疏粗毛。叶小,卵形、倒卵形残椭圆形,长1.2~3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浑圆,3~5条主脉,除上面边缘和背脉上薄被疏粗毛外,余均秃净;叶柄长2~4毫米,被粗毛。花1~3朵生于枝梢,直径约2.5厘米;萼管长约5毫米,被短粗毛,裂片5,披针形,短于萼管;花瓣5,紫红色,倒卵圆形,长约1.2厘米;雄蕊10,5强,花药顶孔开裂;子房与萼管合生,5室,外表有粗毛。浆果球形,径约7毫米,熟时紫色,被祖毛。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丘陵地带和马尾松林附近,以及灌丛、草地。分布我国东南,西南各地。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7.40%,果实含鞣质2.02%。

性味《陆川本草》:"味甘微涩,性稍凉。"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肾、脾、肺四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叶,煎水,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蛇伤。"

②《陆川本草》:"止血,解毒,消炎。治子宫出血,痢疾,疮痈溃烂红肿。"

③《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疝。治赤白痢,产后腹痛。"

④《闽东本草》:"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瘘,风疹,疝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黄雄黄。"

复方①治胃出血,大便下血:地菍一两,煎汤分四次服,隔四小时服一次。大便下血加雉鸡尾、粗糠材各等分,炖白酒服。(《闽东本草》)

②治外伤出血:地茄蛘叶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痢疾:鲜地茄二至三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红肿痈毒:山地菍鲜叶切碎,同酒酿糟杵烂敷患处。一日一换。或取茎叶阴干,碾细末,以蜂蜜或鸡蛋白调和敷患处,能消肿止痛。(《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疔疮:地茄全草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⑥治风火齿痛:古柑鲜草头一两,洗净,水适量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咽喉肿痛:鲜古柑六钱至一两,洗净,水一碗半,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将地菍全草按1:2浓度制成水剂,成人每次20~40毫升,用微温水冲服,每日3次,必要时加服1~2次。儿童酌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治愈(症状消失,粪便潜血转阴)50例,好转(症状改善,潜血由强阳性转为弱阳性)10例,无效1例。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8例,治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它含有鞣酸及酚类等有关。部分病人服药后有便秘现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菍

药材名称地菍

拼音Dì Rěn

英文名Twelve stamen Melastoma Herb, Herb of Twelvestamen Melastoma,Twelve stamen Melastoma

别名山地菍、地茄、铺地锦、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金头石榴、地石榴、铺地菍、红地茄、落地菍、地菍藤、矮脚补翁、杜茄、土地榆、小号埔淡、铺地粘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矮小灌木,高10-30cm。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先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花梗2-10mm;花5数,花萼管长约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2-3簇生,裂片披针形,长2-3mm,边缘具刺毛状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红色,鞭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1.2-2cm,宽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延伸,弯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坛状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缢缩,内质,不开裂,长7-9mm,直径约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50m以下的山坡矮草丛中,为酸性土壤常见的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生长适且温度为25-30℃。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低洼积水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7-9月果实分批成熟,选择第一、二批饱满的果实,搓去果皮,洗净,将种子稍晾干后,立即播种。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每穴播8-10颗种子,覆土2cm,浇水。

田间管理 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定苗,每留4-5株,定苗后至封行前,每年追肥4次,春、夏、秋季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冬季追施草木灰或堆肥。每次追肥后进行培土。

性状性状鉴别 茎四棱形,多分枝,长10-25cm,直径1-2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扭曲,有纵条纹,节处有细须根。叶对生,深绿以,多皱缩破碎,展开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仅上面边缘和下面脉上生极疏的糙伏毛。花棕褐色,萼筒5裂,花瓣5。气微,味微酸涩。

化学成分本品叶含鞣质7.40%[1]。

性味味甘;涩;性凉

归经归心;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高热;肺痈;咽肿;牙痛;赤白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痛;瘰疬;痈肿;疔疮;痔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黄雄黄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叶,煎水,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蛇伤。

2.《陆川本草》:止血,解毒,消炎。治子宫出血,痢疾,疮痈溃烂红肿。

3.《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后血消疝。治赤白痢,产后腹痛。

4.《闽东本草》: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痿,风疹,疝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测试

    药材名称测试拼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

  • 铁色箭

    药材名称铁色箭拼音Tiě Sè Jiàn别名岩大蒜、黄龙爪、独脚蒜头、大一枝箭、天蒜、独蒜、老鸦蒜、龙爪花、金灯花、螃蟹花出处《纲目》在石蒜条云:“一种叶如大韭,四五月抽茎,开花如小管花黄白色者,谓之

  • 盐肤木

    药材名称盐肤木拼音Yán Fū Mù别名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来源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夏秋

  • 菅茅根

    《中药大辞典》:菅茅根药材名称菅茅根拼音Jiān Máo Gēn别名蚂蚱草根(《贵州民间药物》)。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原形态菅(《诗经》),又名:白华、野菅(《尔雅》),苓

  • 黄断肠草

    药材名称黄断肠草拼音Huánɡ Duàn Chánɡ Cǎo别名断肠草、老龙草、土黄芩。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南黄紫堇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davidii Franch.

  • 雁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雁肉药材名称雁肉拼音Yàn Ròu别名大雁肉、鸿雁肉来源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分布于西伯利亚,冬迁我国沿海一

  • 鹅绒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绒藤药材名称鹅绒藤拼音é Rónɡ Ténɡ别名羊奶角角、祖子花、趋姐姐叶、老牛肿来源萝藦科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se R. Bro

  • 角螺厣

    药材名称角螺厣拼音Jiǎo Luó Yǎn英文名angle snai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盔螺科动物管角螺和天狗角螺等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Hemifusus tub

  • 唐松草

    药材名称唐松草拼音Tánɡ Sōnɡ Cǎo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如意宝树》记载:吉合觉清热,治疫疽。《形态比喻》记载:吉合觉为消炎药之王,生长在阳

  • 大千生

    药材名称大千生拼音Dà Qiān Shēnɡ别名冰粉、水晶凉粉、假酸浆、田珠来源茄科假酸浆属植物大千生Nicandra Physaloides (L.)Gaertn.,以全草、果及种子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