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证治准绳·幼科》集四方。升麻、葛根、芍药、人参、白术、茯苓、紫草(或红花)、甘草。为粗末,每服三至五钱,加生姜,水煎服。治小儿痘疮已出不均,或吐泻热渴。②《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人参芦、白术芦、茯苓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出《儒门事亲》。为蚕蜕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宫为土音,故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
【生卒】:五世纪末【介绍】:南北朝时期齐梁间外科医家。所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一书,系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外科学专著。对于痈疽的诊断、治疗,都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对其后的外科学发展有一定影响。
见《闺中宝录》。即妊娠烦渴。详该条。
病名。即蟠蛇疬。见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薏苡仁,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体表部位,脐下三寸处。《医心方》卷二十七:“脐下三寸为命门宫,此下丹田也。”练气功意守部位之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