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冲阳,见该条。
病证名。又名猴疳。新生儿臀部发红,重者蔓延全身,甚则皮肤发红,随即大片皮肤脱落。《保婴易知录》:“猴疳者,状如圆癣色红,从臀而起,渐及遍身,四周皮脱,中露赤肉,若猴之状,乃胎中毒邪,蓄于肾脏所发。”内
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动作多变,辗转不安的症状。《灵枢·癫狂》:“饱则善变。”
证名。指腹壁绷急紧张。可见于肠痈等病。《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参外科骨伤五官科分册肠痈条。
见《齐民要术》。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即唇风。详该条。
【介绍】:见朱肱条。
即阳明腑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