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升发脾阳,以治脾虚气陷,胃失降纳之法。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临床用于劳倦伤脾,胃阳不振,表现为体重肢困、怠惰嗜卧、恶风厥冷、口苦舌燥、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等症,用升阳益胃汤等。
【介绍】:见许观曾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即带下三十六疾。详该条。
即口上胡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
疝之别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六。详疝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铁苋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医镜》。即臂痈。见该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
病名。系指咽喉迅速肿起闭塞。《医学纲目》卷十五:“治急喉闭,逡巡不救者:蠡鱼胆,腊月收,阴干为末。每用少许,点患处。”参见紧喉风条。
见《泉州本草》。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岗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