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素问·痹论》。又名湿痹。详湿痹条。
见《本草纲目》。即牛角,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小腹痈。见该条。
指略高出体表的小骨节,如指掌关节。《灵枢·邪客》:“人有小节。”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七卷。疳热挟肝火上攻于眼的证候。其症初起双目痒涩赤烂,继则红肿热痛,不时流泪,畏光羞明,渐渐白睛生翳,遮满全眼,并有口渴善食而消瘦,发焦,下泄,腹胀,鼻干等。治宜疏肝泻热
舌干焦黑而短缩。为厥阴热极,或食郁热极舌肿所致,急予大承气汤合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通腑泄热(见《伤寒舌鉴》)。参舌短条。
①体内阴阳失调,下寒格拒上热。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②同阴盛格阳。详该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见胡洽百病方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四方藤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