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竹
药材名称刚竹
拼音Gānɡ Zhú
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
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四川。
性味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袪风热,通经络,止血。主治风热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妇女血崩。
用法用量根0.5~1两;果实炒炭存性研细末,0.5~2两,吞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刚竹
拼音Gānɡ Zhú
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
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部华东、四川。
性味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袪风热,通经络,止血。主治风热咳嗽,气喘,四肢顽痹,筋骨疼痛,妇女血崩。
用法用量根0.5~1两;果实炒炭存性研细末,0.5~2两,吞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育魏实药材名称阿育魏实拼音ā Yù Wèi Shí来源伞形科阿育魏实Trachyspermum ammi (L.) Sprague,以种子入药。生境
药材名称山香拼音Shān Xiānɡ别名毛老虎、山薄荷、假藿香来源唇形科山香属植物山香Hyptis suaveolens (L.)Poi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阴干或鲜用。性味辛、苦,平。功能主治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中国药典》:南板蓝根药材名称南板蓝根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别名大蓝根、大青根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
药材名称都咸子树皮拼音Dōu Xián Zǐ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cardium occide
药材名称马尿烧拼音Mǎ Niào Shāo别名按骨木(《黑龙江中药》),本巴木(《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毛接骨木的根、枝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5~6米
《中药大辞典》:鸱鸺药材名称鸱鸺拼音Chī Xiū别名怪鸱(《尔雅》),钩鵅(《本草拾遗》),大头鹰(《便民食疗》),角鸱、毂辘鹰、鵋鶀、呼咵鹰、夜食鹰(《纲目》),猫头鹰(《本经逢原》),鬼鸠(《本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根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