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汤

八味汤

杨氏家藏方》卷六:八味汤

药方名称八味汤

处方吴茱萸(汤洗七次)干姜(炮)各60克木香橘红肉桂(去粗皮)丁香人参(去芦头)当归(洗,焙)各30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气不升降,心腹刺痛,大便滑泻。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侯,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易简方》:八味汤

药方名称八味汤

处方人参干姜白术甘草各60克橘红茯苓附子砂仁各30克

制法上药嚼咀。

功能主治泄泻,不思饮食,水谷不化者。

用法用量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3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易简方》

《产科心法》卷上:八味汤

药方名称八味汤

处方熟地3钱,萸肉1钱,山药1钱5分,茯苓1钱,泽泻8分,麦冬1钱,肉桂3分,制附子3分(此2味胎中慎用)。

功能主治下焦虚寒,胎气阴冷,致患转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凉服。

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医彻》卷四:八味汤

药方名称八味汤

处方怀熟地3钱,山茱肉2钱,肉桂5分,熟附子5分,牡丹皮1钱,山药2钱,川牛膝1钱半,茯苓1钱,泽泻1钱。

功能主治产后阴虚发喘,气上逆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汗出不止,兼进生脉散。

摘录《医彻》卷四

猜你喜欢

  • 槐香散

    药方名称槐香散别名万金散处方槐花(不拘多少)。制法上火烧存性,研细,入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万金散(《普济方》卷一八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 茯苓正气散

    药方名称茯苓正气散处方茯苓(白者)3两,苍术5两(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两(盐炒),川椒2两(去子),干熟地黄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明目,暖水脏,退云翳。主头风。用法

  • 桂枝丹皮紫苏汤

    药方名称桂枝丹皮紫苏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丹皮3钱,苏叶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痈疽初起。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覆取微汗。摘录《四圣心源》卷九

  • 黄连熟艾汤

    药方名称黄连熟艾汤处方黄连1两半,黄柏1两半,龙骨1两,熟艾两鸡子大。功能主治除热止痢。主伤寒4日而大下,热利时作,白通诸药多不得止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4升,煮1升2合,去滓,分减温服。摘录《

  • 大柴胡散

    药方名称大柴胡散处方柴胡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制法上为粗散

  • 三黄熟艾汤

    药方名称三黄熟艾汤处方黄芩9克黄连3克黄柏9克 熟艾6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热痢。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类征活人书》卷十八

  • 秘元煎

    药方名称秘元煎别名秘元汤(《会约医镜》卷十三)。处方远志2.4克山药6克芡实6克 枣仁(炒,捣碎)6克白术(妙)茯苓各4.5克 炙甘草3克人参3~6克五味子14粒(畏酸者去之)金楔子(去核)6克功能主

  • 补脾汤

    《揣摩有得集》:补脾汤药方名称补脾汤处方潞参4.5克白术4.5克(土炒)云苓3克白芍3克(炒)川芎15克(炒)归身3克(土炒)蔻米1.5克(研)陈皮1.5克 炙耆3克 炙草1.5克扁豆3克(炒)功能主

  • 截风散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截风散药方名称截风散处方寒水石、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游赤丹毒如瘤,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初发者。用法用量醋调,或生葱自然汁亦佳,调贴患处。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一《幼

  • 消银片

    药方名称消银片处方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苦参、金银花、玄参、牛蒡子、蝉蜕、白鲜皮、防风、大青叶、红花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炮制上十三味,金银花、红花粉碎成细粉,其余地黄等十一味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