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指骨

五指骨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妊娠暑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亦名胎前暑泻。多因孕后内伤生冷之湿,外受暑热之邪,湿热损及肠胃,症见泄泻如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等。由于耗伤津液,则易伤胎。治宜清暑去湿,并需注意安胎。方用藿香正气散

  • 膀胱小肠气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 食滞丹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 潞党参

    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党参之处方名,详该条。

  • 张子猷

    【介绍】:见张致远条。

  • 滚山珠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 刮手背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手诀》。《保赤推拿法》:“刮手背法,从儿手背刮至中指梢,能使儿泻。”

  • 脉原

    脉学著作。3卷。日本。大西葆光撰于1860年。本书广引历代医家之说,阐述常见27种脉象所主病证。又摘录《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脉诊之原文,结合个人临床心得,分析其病证及治法。书中或因脉论证,或因证

  • 奇方

    七方之一。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方。《儒门事亲》卷一:“奇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谓一、三、五、七、九,皆阳之数也,以药味之数皆单也;君一臣

  • 蜞(qí 其)针法

    外治法之一。见《本草拾遗》。蜞即蚂蜞,又称蚂蝗、水蛭,其头部有毒腺,吮血时分泌一种毒液,使血不凝聚,故用此以吸取痈疽之血脓,称蜞针法。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入笔管内,以管口对疮头,使蜞吸吮恶血,促其毒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