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鸡肫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阴吹之病,子室内聒聒有声,如矢气状。或赤白带下,或先有浊气臭液出流阴户,然后有声,此系足少阴、厥阴二经血虚所致。失久不治,必致漏而半产,宜当归羊肉汤。”(羊肉、当归、山
即《蒙医本草图鉴》,详见该条。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属痰饮眩晕范畴。《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痰饮眩晕之因,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则煅炼成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肾消、消浊。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清气化痰饮,见该条。
与疏郁理气义同。详该条。
《类证治裁》卷七方。冬葵子三两,茯苓、滑石各一两,芒硝半两,甘草、肉桂各二钱半。为细末,每服一方寸匕,白水送下。治石淋初起。
即发泡。详该条。
阴阳学说内容之一。以属于阳性的事物,居于阳位而名。《素问·金匮真言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