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翁仲仁条。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病证名。《银海精微》:“迎风泪遂出,拭却还生,夏月即少,冬月即多,后若经二、三年间,不以冬夏皆有,……为肝虚风动则泪流,故迎风泪出,即服补肝散治冷泪。”参见迎风冷泪条。
病名。指耳内流脓。《医学心悟》卷四:“若风热相搏,津液凝聚,变为停豆抵耳之患,或脓水淋漓,或痒极疼痛。此皆厥阴肝经风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轻粉、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各一钱,雄黄半两,麝香少许。为细末,每次用粳米大,临睡点瘜肉上,日一次。治鼻中瘜肉。
指相对热灸而言,称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冷灸,如药物发泡灸等。
【介绍】:清代藏医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论述医典释解》。
【介绍】:清代医家。字锦庭。江苏无锡人。钻研内、外科,为江浙名医,1805年撰有《疡科心得集》,附有医案;并与吴长灿合辑《景岳新方歌》1卷。
①见《岭南草药志》。为七星剑之别名。②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土香薷。各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