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铅丹,详该条。
见《厘正按摩要术》。即胞络。详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来黄色,详该条。
病名。生于耳后摺缝间之疽。①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参发颐。多因三焦风毒,兼胆经火邪上炎而成,初起如粟,渐增肿痛,小者如杏,大者如桃。若红肿有头,发热易溃,脓稠者为顺;若黑陷坚硬,抽痛引脑、颊及肩,不
化痰法之一。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由于风寒外束,导致肺气不宣。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
【生卒】:1881~1964【介绍】:名思省。广东番禺人。父紫轩系乡村医生。承家学,十九岁即悬壶乡间。1924年至香港执业,因迭起疑难杂证而名闻省港。1955年返广州,历任中山医学院教授、广州中医学院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丹溪心法》。即瓦楞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