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即物偶入睛证。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2卷。明·张介宾撰于1624年。为《景岳全书》卷48、49。书中择常用药300种,仿《本草纲目》编述,分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毒草、水石草、竹木、谷、果、菜、金石、禽兽、虫鱼、人等14部
即养阴解表。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为板蓝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伤寒论》。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故更衣指排解大便。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山羊血,详该条。
是用排除杯、筒或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工具的,所以又称为“角法”或“火罐”气;并有称为吸筒疗法及拔筒法者。通常多用竹筒,或陶瓷、玻璃等制成。它是通过
病名。明·赵贞观《绛雪丹书》:“凡胎成三月后,两足渐肿至腿膝,行步难甚以致喘闷,饮食不美,状似水气,至于脚指出黄水,名曰子水气。”即子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