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走精黄,病人昏昏饶睡,四肢疼痛,面目俱黄,舌上紫色,甚则舌面坼裂,及加黑色,此是走精黄,宜用药烙之。”参见黄疸有关条。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用手指相对夹挤两骨间隙,使靠拢之骨折段的间隙分开,按单骨折对位即可。适用于双骨(如尺桡骨、胫腓骨、掌骨、跖骨)干部骨折发生相互靠拢移位者。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
即拔罐法。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故称。详拔罐法条。
拇,同母。即母指。①手大指。《灵枢·五色》:“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②足大趾。《素问·骨空论》:“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指卯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出甚。”参见十二时条。
解剖部位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两骨相连接处。详关节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参见金疮肿科条、十三科条。
病证名。八瘕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脂瘕,在脂膜间,猝难踪迹,其苦腰背如刺,左右走腹中而切痛,少腹沉重,身体解,大小便血,时甚时止,此症妇人独患之。”《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