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
见《陆川本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医学入门》卷三方。木通、滑石、赤茯苓、车前叶各一两,瞿麦五钱。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治阴虚为阳所凑,膀胱积热,小便难而黄。
【介绍】:见方贤条。
方书名。2卷。元·艾元英撰。撰年不详。卷1将病证等内容分为17类,包括头痛、咽喉、诸气、腰痛、心恙、补益、消渴、痈疽、肿病、脚气、失血、大便、小便、疮疥、妇人、小儿、杂病,每类均简述证候及其应用的方剂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即狐臭。详该条。
即柴平汤,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一。指产后恶露当下不下,逆而上冲引起的三种危重证候。即败血冲心、败血冲肺、败血冲胃。详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