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肛漏之一。《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症生于肛门周围,时出腥水,不甚疼痛。治法:内服中九丸,外贴千搥纸,其腥水自止。”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膝上,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谓之尿灶火丹也。”治宜用桑根白皮煎汤外洗,或烧李根为灰调敷。类似于尿布皮炎。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脑疽。见该条。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释音一作释言。1卷。唐·杨玄操撰,已佚。
病证名。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症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
即紫金锭,见该条。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鼻柱。详该条。
【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介绍】:见孙文胤条。
出《本草图经》。为空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