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痨

虚痨

病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虚劳。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拉宗·札西白桑

    【介绍】:明代藏医学家。著名藏医学家米尼玛·图瓦顿旦之子。著有《后续医典大疏》、《医学史华光》、《四部医典全解》。其子强美·索南益西坚赞亦为北方学派名医。

  • 十四号丰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棱术汤,见该条。

  • 神志不定

    神志异常症之一。见《千金翼方》卷十六。多因心气不足所致。症可兼见惊悸恐怖,恍惚健忘等。治宜安神定志,可用定志丸、宁志膏或千金镇心圆等方。

  • 散瘀

    用活血祛瘀药物以消散瘀肿。参见祛瘀消肿、破瘀消癥条。

  • 蒺藜草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即蒺藜苗,详该条。

  • 洪氏集验方

    方书名。宋·洪遵撰。5卷。刊于1170年。本书汇集作者本人多年试用或传闻的验方共167首,内容以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灸法为主。但未分类编次,又无标题。对于病证和治法,缺乏必要的阐述。建国后有《宋人

  • 二仙胶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即龟鹿二仙胶,见该条。

  • 勇疽

    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勇疽发起股太阴若伏兔,二十五日不泻死……。”又《疡医准绳》卷三:“或问两太阳生疽如何?曰此名勇疽。亦名脑发疽、太阳疽。属足阳明胃经。状如伏鼠,寒热并作,面目浮肿。宜活命饮

  • 九窍

    指头部七窍及前、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马莳注:“头有七阳窍,下有二阴窍,人身止有此九窍耳。”

  • 穿埂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手心毒见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