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胎证、胎中病。指婴儿满月以内有病者(元·朱震亨《幼科全书》)。也指小儿周岁以内有病者(《幼科发挥》)。多由胎禀不足,或儿母妊娠时调摄失宜以及胎毒等引起。文献所载胎寒、胎热、胎肥、胎弱、解颅、五软等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喉癣之由于肝肾虚损者。详见喉癣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介绍】:见汪光爵条。
病证名。出清·叶其臻《女科指掌·种子门》。不孕症型之一。即痰湿不孕。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腧穴学概论》。位于手掌侧第二、三、四、五指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各一穴(即四缝穴),以及拇指掌指关节横纹中点和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各一穴,每手六穴,左右计12穴。主治疳积,疔疮等。直刺0.1
见《张聿青医案》。为秦艽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婴童百问》。即赤游丹。详该条。
见温热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