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至宝三鞭丸

至宝三鞭丸

南宋宫廷御用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鹿鞭、海狗鞭蛤蚧海马、广狗鞭、鹿茸人参、青花桂、沉香龙骨阳起石覆盆子补骨脂桑螵蛸菟丝子饼、远志淫羊藿蛇床子牛膝川椒白芍当归冬术茯苓杜仲炭、甘草何首乌肉苁蓉狗脊芡实黄芪巴戟天生地黄熟地黄泽泻黄柏小茴香牡丹皮九节菖蒲山药甘松。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或9克,每次一丸,一日一次,早饭前或临睡前开水送服。功能生精补血,健脑补肾。治体质虚弱,肾亏腰痛遗精阳萎,血虚头晕惊悸健忘畏寒失眠,气虚食少等症。

猜你喜欢

  • 金丝蝴蝶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 心烦

    证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又名烦心。指心中烦热郁闷之状。烦多属热,亦有因于寒者。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玉金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郁金,详该条。

  • 即腠理。《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 黄儿茶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黄练芽之别名,详该条。

  • 撮口

    病证名。脐风三证之一。又名撮风。以口唇收缩,撮如鱼口为主症。系母体脏腑有热,令胎儿心脾受灼,生后又为风邪所袭而然。一般妨碍吮乳,舌强唇青,面色赤黄,口涎痰满,气息喘促,啼声不出,甚至腹现青筋,二便秘结

  • 臂骨伤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包括尺骨、桡骨单折及双折。临床以尺骨近端和桡骨远端骨折为多见。多因跌打、坠堕、扭转所伤。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有断端移位者,畸形明显,触按有骨声。断端移位者,尤其在双骨折

  • 埋植疗法

    又称埋藏疗法。是指在穴位皮下埋留异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埋留羊肠线或药物者,又可特称为“埋线疗法”或“埋药疗法”。临床操作时,首先选择经过灭菌处理的异物,对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如施行埋线,可以外科缝皮针或

  • 地阁骨伤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下颌骨骨折。因跌扑碰撞所伤,腮唇肿痛,下颌骨振动虚浮,进食困难;重者闭目神昏,心悸神乱,气弱体软。治宜手法整复,外贴万灵膏,用布兜缚顶上;内服大活络丹,齿伤者可搽固齿散

  • 嗌乳

    见《幼幼集成》卷三。即伤乳吐。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