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吐法。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又名虚热痉。即肝血亏虚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几难》:“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临床见于温热病后期,因汗多亡血而致。如急性中毒性脑病。治当育阴
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BL25。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
即气阴两虚。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即肩头,见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即厉痈。见该条。
即活络丹制成片剂,治症同。见活络丹条。
隋唐时期医药机构的职称。隶属于太医署。掌管药园的全面工作,共2人。参见药园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红紫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