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老鸦毛(烧灰)、大红绒灰、黄丹各一钱,珍珠、枯矾各五分,冰片一分,轻粉三分,麝香少许。为细末,先用苦茶水洗净疮面,后用少许干掺患处。治鸦啗疮,症见皮肤上生疮,烂似鸦啗。
见纳干法条。
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常见于老人及病久体弱患者,症见纳差,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治宜温下法。
病证名。即肾泄。《寿世保元·泄泻》:“五更泄者,肾泄也。”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症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介绍】:清代人。字则震,一字省斋。福建闽侯人,康熙年间进士,曾任编修等官职,后被诬下狱,遭贬,十余年释还;雍正初年又因故被谴,后卒于戍所。曾主持编修《古今图书集成》等书。
出《南方草木状》。为苏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明·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暑泻,以胃苓汤加香薷、扁豆、煎好冷服。”即妊娠暑泻。详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因其症状如痧子,故又名风痧。主要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
病证名。因肾虚而风冷侵袭所致。《金匮翼·腰痛》:“风虚腰痛者,肾虚而风冷乘之也。其尺脉虚浮,而痛多抽掣,或拘急且痠,而上连脊背。”治宜益肾祛风。可用独活寄生汤、甘豆汤等方。参见风寒腰痛、肾虚腰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