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运化包括两方面:一是运化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一是运化水湿,促进体内水液的运转和排泄,配合肺、肾、三焦膀胱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可发生大便溏泄身重肤肿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猜你喜欢

  • 顿嗽

    指咳嗽不咳则已,一咳则连续十数声至数十声。多因燥热灼津而致。《医述》载方星岩之说:“顿嗽症,大都肺燥津伤,故咳剧痰不易出,宜仿清燥救肺汤大意。”亦称顿呛,详见该条。

  • 鼠疬

    病名。见清抄本《外科或问》(著人未详)。即瘰疬。详该条。

  • 缓下

    详润下条。

  • 五脏病

    出《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肾病。详各条。

  • 天冲

    经穴名。代号GB9。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天衢。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头颞部耳廓后上方,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处;或于率谷穴后约0.5寸取穴(《十四经发挥》、《循经考穴编》、

  • 玉门不闭

    病证名。见《经效产宝》卷中。即产门不闭,详该条。

  • 胎寒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阳气素虚,阳虚内寒影响胎元,症见吞酸吐酸,或呕恶、胀满、泄泻,以致胎寒不安。宜温阳散寒,佐以安胎,用理阴煎(熟地、当归、炙草、干姜)为主。若脾肾两虚,或呕,或胀加

  • 保婴集

    见田氏保婴集条。

  • 忧噎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天气阴寒时心下悸动,手足不能自温等。治用五噎丸、五噎散、沉香散。参见五噎、噎条。

  • 藏会

    即脏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