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本事方》卷一方。熟地黄、蔓荆子各二钱半,山茱萸五钱,炙狗脊、地肤子、白术、炒干漆、炒蛴螬、天雄、车前子各七钱半,萆薢、山药、泽泻、牛膝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次五十丸,空腹临卧温酒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该疔不计其数,形圆长如瓜形。治同疔疮。
见《症因脉治·吐水类》。又称呕苦。详该条。
①正、反两大治疗法则的别称。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从证候而治者为从。《医门法律》:“逆从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从其病而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雷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疠风。见该条。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又称阴脉。经脉中之属阴者,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跷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