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见血漏条。
医案著作。2卷。清·黄凯钧撰。系《友渔斋医话》的一部分。内容多为内科杂病,时病重症治验。对病因、病证,服药后病情变化阐述较清楚,立方遣药灵活,辨析疑似之证亦较详明。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先运八卦,后搓儿手、前臂,经关上、关中、关下,再拿儿手摇动(见《针灸大成》卷十)。②左手拿儿手、掌向上,右手大食二指自阳池穴轻轻按摩,经三关至曲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官针》。即针法。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直上3寸处。主治癫癎,下肢浮肿。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