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见《广西药用动物》。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明·殷仲春《医藏书目》。卷数不详,已佚。
计算脊各椎骨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大椎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睥虚如球。详该条。
扶助阳气以抑制阴寒邪气的治法,见《医门法律》卷一。该法为温补学派治疗立法的主要依据,认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阳性畏其衰,阴性畏其盛”(《类经附翼·大宝论》),因此治
书名。2卷。清·朱楚芬撰。刊于1824年。卷上为麻疹总论及分期论治;卷下论麻疹的各种兼证。全书共50余篇,均系集录整理前人的著作而成。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蕨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肌肉顽木沉重,不知痛痒寒热之症。《素问·五常政大论》:“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搐,中满不食,皮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痛。”《素问·逆调论》:“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