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材手册》。为柿蒂之别名,详该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方。又名五皮散。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水煎,或用磨木香水煎,热服,日二至三次。功能利湿消肿,理气健脾。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
病名。胪,皮也(《说文》)。逆胪,指手足甲际处皮肤的剥起。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由于风邪入于腠理,气血不和所致。
八痢之一。即曩痢,详该条。
证名。又称四支别离。指四肢好象与躯体分离的感觉。《素问·阴阳类论》:“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别离。”《素问识》卷八:“四支别离。吴(昆)云:胸中病,则四支无以受气
新生儿时期邪毒入血引起的病症。由于新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薄弱,产生抗体的机能不完善,皮肤粘膜柔嫩,容易破坏而致细菌邪毒入侵,入侵后也不易局限和消灭,因而发生感
【介绍】:见郑麈条。
病证名。指妊娠期患麻疹。其症初起发热,易动胎。治疗除注意安胎外,余症均按麻疹辨证治疗。
方书名。4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81年。作者收录简便验方,各方多系一、二味药组成。所用皆日常易致之物,按不同病症分为中风、中湿、脾胃等各类。但也杂有少数具有迷信内容的治疗方剂。现存明刊本。
书名。6卷。清·陈念祖撰。陈氏将《伤寒论》方分经辨证,以诗歌的形式予以阐释;并对《伤寒论》原文作了一些归纳整理,末附魏念庭《伤寒论》跋语。本书与陈氏《伤寒医诀串解》合刊,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