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暑令感受湿邪所致的眩晕。有湿热与寒湿之分(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详寒湿眩晕、湿热眩晕条。
【介绍】:北宋医生。号敷水处士。精通医术,平时常以药济人。据载1004~1007年(景德年间)曾奉召为万安太后治病。
见《药材学》。为赤石脂之别名。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参见太医院条。
【介绍】:见陈治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素协助针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针博士条。
出《片玉心书》,即胎毒疮疥。见该条。
病名。指大、小肠的气机痹阻,导致多饮而小便不利或飧泄的病症。《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为主。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阴虱疮,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枝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