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殷仲春条。
见《广东中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浮而兼涩。《难经·四难》:“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
天象之一。指黄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谓黄色的云气横亘于心尾二宿和角轸二宿之间。
综合性医书。2卷。清·韩永璋撰于1906年。本书摘编作者临证医案、师授家传治验及研究古医书心得。上卷有内、妇、儿科数十条医案;下卷医论、集方、汤头歌括。对伤寒病证的辨析,以及伤寒、温病治疗要领,有简要
阳气的精微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故亦可理解为由精气所显露的神采。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词中“每月”似应为“某月”。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的规律者。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
病证名。指阴精虚涸导致的吐血咯血。《不居集》卷十三:“真阴内损失血:凡吐血咯血,因劳损而气虚脉静,或微弦无力,既非火症,又非气逆,而血有妄行者,此真阴内损,脉络受伤而然。惟用甘醇补阴,培养脉络,使营气
《寿世保元》卷三方。人参、姜半夏、陈皮、黄芩、制南星各二钱,白术一钱五分,炒枳实、茯苓、栝蒌仁各三钱,桔梗、甘草各八分,黄连五分。为粗末,加生姜,水煎去滓,入竹沥、姜汁同服。治痰迷心窍,憎寒壮热,头痛
【介绍】:见郑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