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岭南草药志》。为小飞扬草之别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远志、白芍药、黄芪、白术各一两半,熟地黄、人参、五味子、川芎、当归、山药各二两,陈皮八钱,茯苓七钱,生地黄五钱,山茱萸四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服。功能补肝血。治筋极,数转
胫、腓骨的统称,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花丹之别名,详该条。
出《扁鹊心书》。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乳。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即心烦。详该条。
病名。《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由督脉经火毒而成。生于百会穴前与囟门之间。初如粟米,渐如鸡子,坚硬疼痛。疮顶塌陷,根脚漫肿,色暗者属虚;若色红肿硬、顶尖脓稠者属实。速溃者顺,迟溃者为逆。治同外痈、有头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