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水不调

猜你喜欢

  • 异病同治

    不同的疾病,若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例如脾虚泄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这是不同的疾病,通过辨证,如果俱属中气下陷的,就都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

  • 吕震名

    【生卒】:1798~1852年【介绍】:清代官吏兼医生。字建勋,号村。浙江杭州人。1825年(道光五年)举人,曾任直隶州州同等官职。嗜好医书,为人治病,多宗《内经》、《伤寒论》等古法,于1850年编撰

  • 治喉捷要

    见时疫白喉捷要条。

  • 脑杓

    又名脑后骨。枕骨的枕鳞部分,以其形如杓,故名。《伤科汇纂》:“脑后骨者,俗呼脑杓。”

  • 石皮

    出《名医别录》。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 蒋武生

    【介绍】:见蒋用文条。

  • 蚍蜉漏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症为颈项生疮疡如疥癣,终成漏孔,出脓水而伴寒热腹胀等症。宜内服赤小豆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

  • 黄仁

    解剖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眼帘、虹彩。即今之虹膜,位于黑睛后内。其色因人种而异,我国多为黑褐色。黄仁中央有约2.5~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名瞳神。黄二居风轮之里层,内应于肝,肝胆相表里,故病变常与肝

  • 触经感冒

    病证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篇》。多因经期感寒所致。症见经行时周身疼痛,手足麻痹,寒热,头痛目眩等。治宜辛温解表为主。方用五积散之类。

  • 胎萎不长

    病名。亦称胎不长、胎不长养、荫胎、卧胎、妊娠胎萎燥、胎弱症。指妊娠至5~6个月时,其腹形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多因血寒、气血虚弱,血热所致。若素体阳虚或孕后过食寒凉之品,戕伐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