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感门》卷二十一。即必胜汤,见该条。
证名。指身体重着,活动不便的症象。《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多因风湿、寒湿、湿热困脾所致。《溪医述·身体》:“身重如山,不利转侧,麻木浮肿者何?曰,湿在肉分也。”又“身重,跗肿,肉
又称艾卷灸。指用艾条在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灼的方法。此法从古代太乙神针和雷火针灸法简化而来。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艾条灸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详各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中膂俞。见该条。
见《本经逢原》。即浆水,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即霍乱转筋。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和赵大中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介绍】:明代医生。字心田。山东禹城人。因病钻研医学,涉读古典医籍较多,主要宗朱震亨之说,为人治病,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