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瘀血咳

瘀血咳

病证名。又称瘀血嗽瘀血咳嗽。指咳嗽之由瘀血引起者。《医学入门》卷五:“瘀血咳,则喉间常有腥气。轻者,泻白散加生地、山栀、牡丹皮麦门冬桔梗;重者,桃仁大黄、姜汁为丸服。或因打损劳役伤肺,遇风寒则咳,或见血紫黑色者,四物汤去芎加大黄、苏木为末,酒调服,利去心肺间瘀血即止,后服人参养荣汤调理。肺胀满,即痰与瘀血碍气,所以动则喘急,或左或右,眠一边不得者是,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参见瘀血嗽、瘀血咳嗽、损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喉疳疮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肺脾受热毒,口舌生疮,或肺胃受热,又或受酷热炎暑炉火之毒,俱生此症。”症见咽喉口舌生疮,色黄,或白或紫红,肿痛甚,有碍饮食与吞咽。治宜降火解毒。用野菊花、蒲公英、山栀、甘草、

  • 太医院副使

    金代医官职称。系仅次于提点、太医院使的官职,官阶从六品。参见太医院条。

  • 正骨紫金丸

    即正骨紫金丹,见该条。

  • 春水扬波

    病名。出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多因火邪上蒸,胆火内逼所致。证初起,“视(眼)内外都无别恙,一二日风轮坎廓(指水轮),或左或右,在上在下,斜斜高耸而起,故曰春水扬波。……若木旺生火,多从上胀,而有

  • 孙在公

    【介绍】:见孙文胤条。

  • 气虚

    气的虚衰不足。统指脏腑正气虚弱。《景岳全书·传忠录》:“如心气虚则神有不明,肺气虚则治节有不行,脾气虚则食饮不能健,肝气虚则魂怯而不平,肾气虚则阳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气虚则仓廪匮而并及诸经,三焦虚则上中

  • 目息肉淫肤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此由邪热在脏,气冲于目,热气切于血脉,蕴积不散,结而生息肉,在于白睛肤睑之间,即谓之息肉淫肤也。”

  • 汪苓友

    【介绍】:见汪琥条。

  • 半夏桂枝甘草汤

    《类证话人书》卷十七方。半夏、桂枝、炙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每服四钱匕,加生姜四片,水煎放冷,少少含咽。治寒邪中人,邪伏少阴,咽痛,下利,脉微弱者。

  • 清胰一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生大黄(后下)、白芍药各15克,龙胆草、木香、延胡索各9克。水煎服。功能通里清热,理气止痛。治轻型胰腺炎(急性水肿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