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名。清·王泰林编撰。刊于1897年。包括《退思集类方歌诀》、《医方证治汇编歌诀》、《增订医方歌诀》、《医方歌括》、《薛氏湿热论歌诀》、《西溪书屋夜话录》。前四种共载方五百余首,以歌诀形式介绍《伤寒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又名疯犬咬伤、猘犬伤、狂犬伤。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已有“国人逐瘈狗”的记载。《淮南子》有“猘犬不投河”的描述。葛洪认为“犬忽避人藏身的现象,即是将疯的先兆,并主张用狂犬脑外敷咬伤
病名。①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口菌生于口内或牙龈肉上,肿起形如覃或如木耳,色紫黑(《重楼玉钥续编》)。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散结。可选用赤芍、丹皮、黄芩、瓜蒌、枳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单侧睾丸。小儿生下时,一侧睾丸未降入阴囊,为单侧隐睾。绝大多数可在周岁以内自然下降;如至两岁以上仍未下降,则下降的机会很少。一般不影响日后的生育功能。
两侧面颊的胡须。古人认为髯的多少及色泽的好坏与血气的盛衰有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
见《湖南药物志》。为秋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仲景全书条。
证名。指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见《古今医统》。亦称坐起生花。多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证治准绳·杂病》:“(目)内外别无证候,但其人动作少过,起坐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视,便觉头眩目
①又名鬼门。即汗毛孔。汗孔是阳气散泄的门户,故称。《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②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3寸处。③子户穴别名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