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子医案
见孙文垣医案条。
见孙文垣医案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长谷。见该条。
涎的别名。俗称口水。参涎条。
指臂之上骨,即桡骨。《灵枢·经脉》:“循臂内上骨下廉。”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即肘关节后脱臼。详手臂出臼条。
即肝肾阴虚。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医指掌》卷四。指因七情不舒,劳倦太过,气血两虚所致的发黄。《证治汇补·黄病章》:“虚黄,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怠惰无力,寒热微作,小便浊涩,皮肤虽黄而爪甲如常。”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固本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亦有胃中伏热熏蒸积毒而成者。初起舌赤红肿,如豆如樱,继之肿痛甚剧,痰涎增多,难于饮食语言。治宜清热解毒,可内服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①泛指肌表或阳经所发生的病证,反映病变在表。②辨证上,如病者发热而出现恶寒,为发于阳经的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黄芩、黄连、麦门冬、天花粉、茯神、丹参、牛黄、菖蒲、远志。为丸服。治心经蓄热而致的癫证,或时烦躁,眼鼻觉热者。
病名。见《郑氏女科真传·胎前杂症》。指妊娠期乳汁自出。即乳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