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九方。麻黄、石膏、滑石、苍术、甘草、黄芩。为末,水煎服。治夏季外感寒邪。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腹结,见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即伤损腰痛,详该条。
见《常用中草药配方》。为紫葳茎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作血虚眩晕。《症因脉治·内伤眩晕》:“血虚即阴虚也,形体黑瘦,五心常热,夜多盗汗,睡卧不宁,头面火升,则眼花旋转。火气下降,则旋晕亦止,不比外感之常晕不休,不比痰火之暴发暴作,此血虚眩晕之症
【介绍】:见李中梓条。
见伤山条。
见《陆川本草》。为乌骨鸡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红肿,长垂若舌卷下舐。”参见形如虾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