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医宗必读》卷十方。白术二两,生地黄(酒浸)一两半,龟板(酒浸)、锁阳(酒浸)、当归身(酒浸)、陈皮、牛膝、白芍药(酒浸)、菟丝子(酒蒸,研如糊)各一两,干姜七钱,炒黄柏、虎胫骨(酒浸)、茯苓各半两,
足底中心。其中心点为涌泉穴部位。《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
即分娩。张蕃芝《生生要旨》:“妇人生产,往往坐盆而生,俗呼坐桶。”因古代妇女临产时,有的是坐在桶或盆上分娩,故名。
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草豆蔻,详该条。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官。曾任太医院使,主管广惠司修制调配皇宫药物。1323年在统治者内部斗争中被杀。
即舌痹。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卤地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挂金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