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瘴

热瘴

病证名。瘴疟的一种。《瘴疟指南》卷上:“其病身发大热,神气沉昏,昼夜如卧炭火中腰痛脚弱,大渴欲饮冷水,上脘痞闷,神昏妄语头痛或不痛,或呕逆,或不呕逆,小便赤涩,或频数,或遗尿大便或秘或自利,舌黑面赤目红,或吐血衄血,兼见之证,不能尽述,惟以其单热不寒,谓之热瘴。”热瘴初起,刺病人两足腕出血,又刺舌下出血。头痛两额角脉胀者,与两额角脉上刺之出血,次服不换金正气散,又服和解汤,然后用截法,和解后热势稍缓,服养胃汤,吞截疟丸四兽饮等方。参见瘴疟、冷瘴条。

猜你喜欢

  • 洪天锡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吉人。鸳湖(今浙江嘉兴县南)人。对吴又可的《温疫论》一书加以注释而成《补注温疫论》(1784年刻行)。

  • 针灸聚英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聚英发挥》。4卷。明·高武撰。刊于1529年。卷1论脏腑、经络、腧穴;卷2集录各家针灸取穴方法;卷3论针法、灸法及禁灸;卷4为各种针灸歌赋。编者于书中多以按语的形式,提出自己独到的

  • 虎牙刺

    见《湖南药物志》。即虎刺,详该条。

  • 偶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称阴阳刺。《灵枢·官针》:“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指治疗心气闭塞,如心胸痛一类疾病的针刺方法。其法用手按其胸背,当痛处所在

  • 锁骨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蠹疽。见该条。

  • 大肉

    指人体腿、臂、臀等较肥厚的肌肉,其坚实、丰满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状况。《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类经》:“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

  • 蒙药方剂

    民族医方书。于庆祥著。载方剂277个。按主治功能分为赫依气、希日内热、巴达干病、热病、瘟疫等21类。并介绍了每个方剂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198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 叶上果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叶上珠之别名,详该条。

  • 狂越

    证名。指神志失常而狂乱无定。《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参见狂条。

  • 白龙须

    出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八角枫之须根,详八角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