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治损法

治损法

治疗内脏虚损的方法。须按各脏不同病理而施治。《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猜你喜欢

  • 骨牌草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瓦韦之别名。详该条。

  • 痧子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水石

    见《石药尔雅》。为消石之别名,详该条。

  • 竹汁

    出《神农本草经》。即竹沥,详该条。

  • 溪沟草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 增订伤暑全书

    暑病专著。2卷。明张鹤腾辑,清叶霖增订。张氏原著《伤暑全书》撰于天启三年(1673年)。叶氏据《素问》暑证之论增订,叙述各种暑证之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采辑治暑方剂50余首,详载主病及服法。末附古代名医

  • 大黄藤

    见《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为黄藤之别名,详该条。

  • 洄溪脉学

    书名。原题清·徐灵胎撰。1卷。作者阐析脉位、审象、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分述大、小、清、浊诸脉,冲阳、太谿脉、真脉、孕脉、五脏脉、新病久病、高、章、纲、煠、卑、损、太素脉等。虽非系统之作,但论述简要

  • 泄肝

    即疏肝。详该条。

  • 肾阳不振

    一般多指阳萎症的病机。证治同肾阳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