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

病名。河豚鱼古称鯸鲐鱼,俗称廷巴鱼。指误食河豚鱼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食鯸鲐鱼中毒候》。症见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继则口唇舌尖及肢体麻木眼睑下垂,肢体软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抢救。轻症可服大剂量鲜橄榄、鲜芦根汁等。《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河豚毒药,如荻芽、芦花、蒌蒿、胡麻油白扁豆、大豆汁、橄榄、五倍子槐花、黑豆汁、紫苏汁、青黛汁、蓝汁、蜈蚣羊蹄叶等。《辨证录·中毒门》:“人有爱食河豚,以致血毒中人舌麻心闷,重者腹胀而气难舒,口开而声不出,……方用瓜蒂散加味治之。”均可参考。

猜你喜欢

  • 心脾两虚

    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可见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治宜补气摄血。

  • 缠喉风外证

    病证名。指患缠喉风颈项外面肿如蛇缠绕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外面症如蛇缠,颈身发潮热,头目大痛,其症其肿紫糖色。”多由毒火炽盛上炎所致。治宜清热泻火、消肿解毒。可选三黄凉膈散、普济消毒饮等加减

  • 脑疽

    病名。为生于脑后发际正中的有头疽。出《集验背疽方》。又名对口、对口发、对口疮、对口疽、对口疔、对口痈、脑漯、落头疽、项疽、项中疽、脑后发、脑痈、大疽;其虚证又称为脑烁。患部系督脉、膀胱经之循行处,多因

  • 夏英白

    【介绍】:见夏云集条。

  • 外科经验方

    书名。1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分述肿疡、溃疡、疔疮、乳痈、瘿疬、咽喉口齿、囊痈、下疳、痔疮、便毒、悬痈、臁疮、汤火疮、小儿丹毒诸病的一些外科验方。

  • 燕菜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燕窝,详该条。

  • 笔头菜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 膀胱虚寒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多与肾阳虚有关。证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 唐黉(hóng 洪)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芹洲。江苏昆山人。长于外科,采集王肯堂之《疡科准绳》、陈实功之《外科正宗》、祁广生之《外科大成》等书中之简要易懂部分,辑成《外科心法》10卷,附有《外科选要》2

  • 垂头生

    病名。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卷二:“名垂头生者,儿头已到产门,头之后骨,偏柱母谷道,儿不能下。”相当于枕后位分娩。参见偏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