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疥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皮损如小栗浆,搔破有水出。类似丘疹性皮炎。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皮损如小栗浆,搔破有水出。类似丘疹性皮炎。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膝阳关,见该条。或作阳陵泉之简称。
二十四节气之一。《灵枢·九针论》:“膺喉首头应夏至。”古人喻人之形体与节气相应。一年中阳气最盛,白昼时间最长的节气是夏至,人体的头部为诸阳之会,所以胸膺咽喉头面部在节气与夏至相应。
经穴别名。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即气海,又名丹田。详气海、丹田条。
病证名。《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疝证,“多因先天不足,本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寒邪凝滞而成者有之。或因湿热郁于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并于血队,流入厥阴,厥阴属肝,其性急速,
肌肉坚实,关节舒缓。《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
同腮。《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见遂生福幼合编条。
病名。指腮部之漏疮。即骨槽风之别称。详该条。
出《世医得效方》卷四。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