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郁眩晕

猜你喜欢

  • 刚干

    运气术语。十天干之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十。阳干气刚,故名。见《素问·刺法论》。

  • 悬命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鬼禄。位于上唇系带之中点处。主治癫狂,昏迷谵语,小儿惊痫等。直刺0.1~0.2寸。

  • 假葡萄藤

    见《广西中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 脾热证

    病证名。《素问·痿论》:“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证治准绳·杂病》:“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此热在肌肉,遇夜尤甚。”脾热有虚实之分,详脾实热、脾虚热条。

  • 乳衄

    病证名。《疡医大全》卷二十:“妇人乳房并不坚肿结核,惟乳窍常流鲜血,此名乳衄。”乃属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血失统藏所以成衄。治宜平肝散郁,养血扶脾为主。内服黑消遥散。相当于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 校正医书局

    宋代校订和校刻医药书籍的机构,属编集院。创始于公元1057年。是在我国活版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等条件下出现的。这个机构曾对《素问》、《灵枢》、《难经》、《甲乙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

  • 清热消风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皂角刺、陈皮、连翘、柴胡、黄芪、炒苍术、红花各一钱,天花粉、黄芩、川芎、白芍药、甘草、当归、金银花、防风各五分。水煎,食远服。治痈疽疮肿已成未成之际,红肿焮痛,高

  • 生草药性备要

    药物学著作。2卷。清·何谏撰。刊于1711年。本书收载我国东南方各省的草药308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草药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每药分别记述药名、别名、产地、性味和主治等内容。书末附杂症验方8首。为记

  • 泻毒神丹

    《疡医大全》卷三十九引雷真君方。当归三两,大黄、白矾各一两,生甘草五钱。水煎服。用于解救砒霜毒。

  • 六经辨证

    《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张仲景在《内经》六经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热病传变情况总结出来的六个辨证纲领,亦即外感病过程六个深浅阶段的综合证候。六经彼此间是互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