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舌下忽高肿起核名舌垫。”宜防风、荆芥、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香附、陈皮、灯心煎服。或参见痰包条。
见《本草纲目》。为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中西医汇通派的简称。详见该条。
书名。24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与张仲景原著有所出入,并认为“从来著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无为(今安徽无为)人。继承父业,尤精于针法,治疗多有奇效。
【介绍】:见薛雪条。
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治证同。见独活寄生汤条。
见《本草蒙筌》。即蜂蜜,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四。由寒气收敛腠理,阳气不能发越、怫郁而作。多在秋冬季节,项背或周身发疮,如疥如癣;或如疙瘩作痒,浸水结痂,至交春暖即愈。宜内服荆防败毒散解表,再以补中益气汤实表;外搽绣球丸
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证候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道感染等疾患。治宜清热利湿,疏泄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