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蘧(qú 瞿)庵
【介绍】:
见朱天璧条。
【介绍】:
见朱天璧条。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介绍】:清代医家。字渭泉。江苏如皋人。编有《临证医案笔记》(1836年)。
中药炮制法之一,亦称焙。用微火加热,使药物干燥的方法。如菊花、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空气潮湿时,可用此法防潮。
病证名。指蓄血是由于内伤所致者。其症胸胁或小腹急痛,宜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随痛之高下选用之。体虚者,可略加桂、附;若下血瘀滞,色晦不鲜者,酌加温补气血之品。参见瘀血条。
同心气盛。详该条。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可见烦躁发狂等症。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又名内陷。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参见三陷条。
见急救仙方条。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刺痧法。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有青筋、紫筋现于肘弯、腿弯者。用消毒三棱针于曲池、委中直刺或斜刺,放出紫黑血,使痧毒有所泄,然后根据痧症用药。若未现痧筋者,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
证名。见朝食暮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