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见《幼科发挥》。与急惊风相类似的证候。包括有天钓似痫,痉病似天钓,内钓似痈,盘肠似内钓,客忤似痫,中恶似痫,门虎证似痫,虫病似痫,马脾风似痫。详各条。
劳热之一。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肺热,轻手即得,略重全无,肺主皮毛也。日西尤甚。必兼喘咳洒淅,善嚏,善悲,缺盆痛,胸中及肩臂皆痛,脐右胀痛,小便数,皮肤痛及麻木。”治
【介绍】:宋代医家。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为人淳朴,医术较高,凡求治者多全活。
以陶瓷碎片代针称陶针,或称瓷针。《本草纲目》:“以瓷针治病,亦砭之遗意也。”参见陶针疗法条。
病名。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的别名。系指脓耳耳内流脓腐臭者。又叫内耳疳臭。名称各异,总由积热上壅或风水入耳所致。久病可致耳聋。参见聤耳、耳疳条。
养生学著作。宋·陈直撰。1卷。约成书于11世纪中。本书重点记述老年人的防病理论与方法,四时摄养的措施以及对老年疾病的食物疗法。全书共15篇。所录的一些四时通用的老人药方以及食疗药方,大多用法简便,切于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上巨虚,见该条。
泛指病邪。僻与邪均属不正之义。故合称。《灵枢·本神》:“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病名。多由杨梅邪毒,结于肺胃,致疳生咽喉,饮食吞咽有碍。《疡医大全》卷十七:“过桥疳,生咽喉之下,肺管之上,看之不见,吹药不到,饮食妨碍,此杨梅结毒于肺胃也。”类今之喉部梅毒等。参见喉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