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兰
【介绍】:
见易大艮条。
【介绍】:
见易大艮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
同肺失清肃。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活幼悟神集》20卷,佚。
天象之一。指黄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谓黄色的云气横亘于心尾二宿和角轸二宿之间。
与围药、箍药同义。是在肿疡周围,敷布一圈湿润药泥。有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溃破和制毒扩散的作用。一般用于肿疡初起,溃脓后余肿未消,亦能帮助消肿。通常阳证用金黄散,选用葱汁、麻油、菊叶、丝瓜叶捣汁调敷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羊肾(阴干)一具,茯神一两半,五味子、甘草、桂心、巴戟天、石龙芮、牛膝、山茱萸、防风、干姜、细辛各一两,人参、石斛、丹参、肉苁蓉、钟乳粉、附子、菟丝子各五分,干地黄二两。为末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钩藤之处方名,详该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
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飞蝇散乱。详该条。
病名。诸淋之一,指淋症见有小便涩痛,尿出砂石者。又称砂淋、沙石淋。《诸病源候论·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