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颊疡。见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骨槽风。详该条。
出《桂海虞衡志》。即黄皮果,详该条。
脉象之一。脉来急促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血气痰食停滞,亦主肿痛。《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
【介绍】:宋代人。著《医鉴后传》1卷。
即艾条灸,见该条。
【介绍】:见胡慎柔条。
见《群芳谱》。为无花果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糜烂。《太平圣惠方》:“夫小儿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于眦中,使睑赤烂,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解毒,内服